找到相关内容1254篇,用时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法献佛牙隐现记

    (五五四),慧志密送于高祖,至是乃出。〕并见《南史》陈本纪、《建康实录》十九、《册府元龟》一九四。杜姥宅;见《晋书》三二成帝杜皇后传:八王之乱,后父杜遐遇害,无子,后母裴氏渡江,立第南掖门外...上,请开阁检视。寺;司即随语开阁,主帅至佛牙座前,开函取牙,作礼三拜,以锦手巾盛牙绕山东而去,不测所在。以上见《梁高僧传》十三法献传,又见《历代三宝记》十一。文宣指齐竞陵王萧子良,齐武帝第二子,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1742980.html
  • 中朝佛教关系

    另在朝鲜西南部的百济方面,据《三国史记》十八说:百济枕流王元年(384,东晋孝武帝太元年),胡僧摩罗难陀由东晋来到百济,翌年在国都汉山创立佛寺,度僧十人,为百济佛教之始。自是以后,佛法渐兴。梁武帝...据《三国遗事》五记载:新罗孝昭王元年(唐中宗嗣圣年,692),兴建宝德寺,专为唐国祈福。 而在唐楚州(江苏淮安)以北,今江苏、山东沿海一带,且多有新罗坊、新罗院。 可以想见当时新罗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5343815.html
  • 中越佛教关系

    父母由印度移居交趾,双亲死后出家,于吴赤乌十年(247)来到南京,先后翻译出《六度集经》 等七部二十;并创建建初寺,成为江南最初的寺宇。同时又有西域高僧支疆梁接,于吴五凤二年(255)在交州(州治在龙编,今越南北部)译出《法华三昧经》六,中国沙门竺道馨笔受(《开元释教录》二)。三世纪末,印度僧人耆域经扶南(今柬埔寨)到达交州,并来到中国洛阳(《高僧传》)。六世纪末,乌苌(今巴基斯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2643903.html
  • 有关静安寺史料记载

    抑《重刻静安八咏集后序》:“静安寺者,建自孙吴赤乌中。”  《大明一统志》“松江府”  山川 沪渎江,在府城西北六十里。松江东泻海而灵恠者,曰沪渎。《广韵》,沪,水名。  《白虎通》,发源而注海,...寺在沪渎,曰重玄。大中祥符元年,因避讳改今额为静安。嘉定年,僧促依以旧基迫近江岸,涛水冲汇,迁于芦浦之泉,即沸井浜也。中流数尺,独深如井,昼夜沸腾,或指为海眼,因寺而异其名。寺之灵验最显著者,西晋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449962.html
  • 舍利的安奉

    佛教经典。《妙法莲花经》四《法师品》云:“经卷所在处,皆应起宝塔,极令高广严饰,不须复安舍利,所以者何?此中已有如来全身。”《大唐西域记》《摩揭陀国下》也说:“印度之法,香木为泥,作小窣堵波,高五、六寸,书写经文,以置其中,谓之法舍利也。”二为生身舍利,即释迦牟佛火葬后,遗留下来的一种固体结晶状的物殊物质。我们通常所说之舍利即措生身舍利。这一类舍利又可分为三种,依《法苑珠林》五十三《舍利篇...

    戴俊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350382.html
  • 诸法实相研究

    宗嘉祥大师于大乘玄论四谓,实相乃般若实智之所照。天台宗智顗于摩诃止观一上谓,实相乃圆顿止观所观之境。盖中论与大智度论皆说“毕竟空”为诸法实相,而智顗却以中道为实相,并于法华经玄义八下、上举出十二...小乘之三法印而称大乘一法印。诸法实相,指究竟、绝对不二而远离一切虚妄相之真理妙体,此即诸法之实相。无量义经(大?三八五下):“无量义者,从一法生。其一法者,即无相也。如是无相,无相不相,不相无相,名为...

    王文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851414.html
  • 和尚、尼姑、居士是什么

    则译成了和尚(见寄归传及秘藏记本)。所以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(杂阿含.二五三及二五五等)。  可见和尚一词,并非佛教的专有名词,但在佛教,确有它的根据,佛教的律藏,称剃度师及传戒师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453361.html
  • 重解悟与重证悟

    集中表现在“静应诸缘”和“默容万象”上,所谓“形仪淡如,胸腹空虚。懒不学佛,钝不知书。静应诸缘而无外,默容万象而有余。齐物而梦蝶,乐性而观鱼,渠正是我兮我不是渠”【《宏智正觉禅师广录》,《大正藏》四八,105a。】。不论世界天翻地覆,不管时事是非曲直,我皆以“静”应,以“默”容,令渠我相忘于静默中,感受到梦幻般的逍遥和解脱。   大慧宗杲在激烈批判默照禅的基础上,倡导和完善了“看话禅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2253502.html
  • 刘勰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学

    意旨心领神会。移之而论文学,从而创造出由虚静7而致神思,由神思而成文章的“陶钧文思,贵在虚静”的创作理论。1 僧祐《出三藏记集》[M]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年2 胡适《禅学古史考》[A] 张...》[M] 《养气》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 年12 王先谦《庄子集解》[M] 上海 上海书店《诸子集成》本 1986 年13 王元化《文心雕龙创作论》[M]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...

    冯国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457066.html
  • 刘勰的“虚静”说与佛家的禅学

    普通僧众则不悉根底。僧叡《关中出禅经序》“此土先出修行,大小二十门、大小安般,虽有其事,既不根悉,又无受法,学者之戒,盖阙如也。”(注:僧祐《出三藏记集》[M]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年)正反...:范文澜《文心雕龙注》[M] 《养气》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)方能由精神充沛而进入神清气朗的状态。  二、刘勰虚静说与老庄虚静说的差异  首先,老庄虚静与刘勰虚静的侧重点不同。老庄虚静更...

    冯国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3858349.html